姻缘二字自古以来便是人生大事,佛学中更将姻缘视为累世因果的显现。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天竺国有夫妇因前世共修佛塔而得今生美满姻缘,印证了佛门"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至理。今日且听笔者以三十载研习佛典之心得,为诸君剖析姻缘本质。

第一重境界 看破姻缘本质相

《杂阿含经》有云"恩爱无常,会合有离",此八字道尽世间情爱本质。北宋时期,苏轼在《江城子》中悼念亡妻时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正是参透了情爱如露如电的真相。明代莲池大师曾开示:世人执着夫妻恩爱,犹如孩童追逐水中月影。当年杭州净慈寺有对檀越夫妇日日争吵,经大师点拨后方知二人前世原是猎户与麋鹿的冤孽,今生相逢实为化解宿怨。

第二重境界 明辨正缘与孽缘

佛学大师论姻缘全文揭秘姻缘前世今生与修行之道

唐代敦煌写本《诸经要集》记载,正缘者必令双方道业增长,如东晋慧远大师父母因共修念佛而感得麟儿降生。反观孽缘,《法苑珠林》所述长安西市贾氏女痴恋游侠儿,最终耗尽家财投井而亡,此即经典贪嗔痴三毒缠缚之相。笔者曾遇一位女居士哭诉丈夫酗酒家暴,观其面相方知二人前世乃主仆关系,今生讨债而来。经持诵《地藏经》三年方得解脱。

第三重境界 修善因结善缘

《华严经》云"一切唯心造",明代紫柏真可大师在《竹窗随笔》中特别强调修好当下心念的重要性。清乾隆年间,苏州寒山寺有位洗衣妇每日诵《普门品》,后与常来布施的米商结为菩提眷属。现代某上市公司总裁夫妇坚持二十年共修慈悲三昧水忏,企业蒸蒸日上,子女皆成才。此正应了永明延寿禅师"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的教诫。

第四重境界 转情爱为慈悲

禅宗典籍《景德传灯录》记载,马祖道一禅师见弟子陷入情网,以"未出轮回辩什么恩爱"点化之。《维摩诘经》中天女散花典故更是明示:执着情爱如沾身花瓣终是烦恼。民国时期弘一法师出家前写给日本妻子的诀别信,将小爱升华为普度众生的大愿。笔者亲见一对夫妻同修准提法门七年,后双双于五台山披剃出家,成就佛门佳话。

第五重境界 究竟解脱自在

《楞严经》中波斯匿王问佛婚恋之道,佛陀开示"当知轮回爱为根本"。东晋僧肇大师在《物不迁论》中指出:彻悟缘起性空者,于姻缘中得大自在。唐代庞居士全家修道的故事至今流传:其女灵照卖笊篱助父修行,最终全家坐脱立亡。现代有位珠宝商人在经历三次婚姻失败后潜心修习止观终得心开意解。

昔年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示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真谛。无论在家出家皆可借姻缘炼心正如沩山灵祐禅师所言"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愿诸君能以智慧之光照见姻缘实相以慈悲之水润泽有情众生终至圆满菩提彼岸

TAG:佛学大师论姻缘全文,佛学大师论姻缘全文解释,佛说姻缘的故事,佛学大师论姻缘全文及译文